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《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》(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,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、促進產業(yè)鏈供應鏈融合發(fā)展、健全國家物流樞紐與通道網絡等5方面20項重點任務,對降低物流成本進行系統部署。
根據《行動方案》,到2027年,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.5%左右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實現新突破,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(yōu)化,鐵路貨運量、鐵路貨運周轉量占比力爭分別提高至11%、23%左右,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保持較快增長。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(yè),國家物流樞紐體系和現代物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,統一高效、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基本形成,現代物流對提升產業(yè)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戰(zhàn)略支撐顯著增強。
在實施大宗商品精細物流工程方面,《行動方案》明確,支持有條件的地區(qū)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,支持在沿海內河港口、內陸物流樞紐布局建設大宗商品儲運設施。積極發(fā)展專業(yè)化載運器具,推進適宜的大宗商品在工廠園區(qū)等入箱,推廣集裝箱貨物公鐵水全過程運輸。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開展優(yōu)化運輸結構攻堅行動。制定工作指引,強化貨物特別是大宗散貨和中長距離運輸貨物“公轉鐵”“公轉水”。改進內河船閘過閘申報要求和流程,加快推動網上辦理。加快水上運輸裝備大型化、標準化建設。加強水運網絡規(guī)劃建設。打通內河航運和海運堵點卡點,提高水運組織化、智能化水平。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,發(fā)展內河深水航道和大型碼頭,布局建設一批高等級內河航道、內河主要港口工程,合理挖掘長江干線航道通行潛力。
在加強創(chuàng)新驅動和提質增效方面,《行動方案》指出,推進傳統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,加快智慧公路、智慧港口、智慧物流樞紐、智慧物流園區(qū)等新型設施發(fā)展。推動建立船用清潔燃料供應保障體系。